地質史話 | 丁文江:中國地質學的“開山大師”(四)
丁文江,地質學家,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為20世紀中國卓越的文化巨人,與章鴻釗、翁文灝一起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地質調查所,并發起創建中國地質學會,推動中國地質工業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躋身世界一流。
育地質英才
1911年,25歲的丁文江從歐洲學成歸國。此時,距離他離開家鄉泰興黃橋求學海外,整整九年。當年被稱為“神童”的儒雅少年,已經成為一位懷揣地質學、動物學雙學位,掌握了日、英、法、德四種外語,有著廣闊的國際視野的青年學者。
1913年,丁文江先生應工商部之聘任礦政司地質科科長。他認為“科”是辦公文的機構,而地質科無公文可辦,建議改地質科為地質調查所。他請來地質學家翁文灝、章鴻釗先生,借用北大地質系舊址(已停辦),辦起了中國第一個地質機構——中國地質調查所,丁文江先生為所長、翁文灝先生為副所長。這里培養了中國地質學界的許多領袖人物,如謝家榮、王竹泉、葉良輔、李捷、譚錫疇、朱庭祜等。
1918年,北大恢復地質學系。丁文江先生去美國聘請了古生物大家葛利普先生來北大任教。后他到歐洲考察,得知李四光先生在英國伯明翰大學學地質,特地去找他,動員他學成后回國教書。
有了這兩位教授,北大地質系的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在丁文江先生的領導下,中國地質學成績卓著,早在1920年代就獲得了世界聲譽。
繪制“丁氏地圖”
1913年,丁文江在其起草的《工商部試辦地質調查說明書》中,首次提出了對國家進行大規模地質調查并且繪制地圖的計劃。隨即,他與翁文灝等人成立了中國地質調查所,當年即開始實施去云南調查礦產的計劃,并于次年親赴云南與四川多地開始了調查工作。他從人才和經費兩方面著手,為地質調查工作籌集力量??梢哉f,正是地質調查所的成立開啟了中國人運用近代地質學知識進行地質調查和地質圖的填繪工作。
搜集地圖是地質調查所的一項重要工作?!爸型夤沤?,巨幅片楮,凡力所能致,無不收采?!背?,丁文江等人還對搜集來的外文地圖進行了翻譯,并在此過程中認識到其各自可汲取借鑒和不盡人意之處。比如,美國華盛頓卡耐基研究所及英國泰晤士報館所作地圖,比例尺皆極小,略示梗概而已。外國人繪制的地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夠客觀。比如“以西康青海并入西藏,以熱河綏遠列為蒙古,以歷史的陳跡,誤為現實的區分,盲從瞽說,庸祗滿洲,生心害政,積非成是,其害何可勝言”(摘自《<中華民國新地圖>序》)。
除了搜集地圖和進行基礎地質工作,閱讀古今中外與地理相關的書籍也成了丁文江的工作之一。丁文江在茫茫書海中得到了一部極其重要但是湮沒在歷史塵埃中的中文文獻,那就是后來備受他推崇的《徐霞客游記》。通過徐霞客所留下的珍貴資料,丁文江與這位傳奇歷史人物相遇、相知,不僅為其日后的地圖繪制工作做了一定的準備,更是讓這位古代地理學家的價值在現代得到極大彰顯。
在地質調查所成立之初的十年內,以丁文江為首要領導的地質調查所不斷搜集、繪制地圖資料,填補著中國地質圖的空白。1929年,丁文江再次策劃了西南等地的調查工作并組建了科考隊。丁文江和他的學生們不畏艱辛,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包括地質記錄、地貌描述、地質填圖資料、人文資料等。
1930年,在《申報》創刊60周年紀念籌備會上,丁文江認為地質調查所近二十年的科學工作,使得編制一部全國性地圖集的時機已經成熟,遂提出以出版地圖的方式來紀念《申報》創刊的建議,并得到了大家的響應。隨后商定,圖集的編纂領導工作由丁文江、翁文灝、曾世英共同負責。
丁文江等這幾位學者在籌劃地圖集時認為它的科學性應體現出如下兩個方面:一是在內容上,應包括全國政區、地文、交通、氣象、重要城市、語言區域、礦產分布和農產分布等專題圖表,城市地圖中應包括大多數城市小圖。等高線之山形圖,水文測量之水形圖,都可以運用至新地圖中。二是在繪制方法上,按經緯線分幅,采用多圓錐投影,人文、地文分幅對照。此外,最具特色的是,這本圖集首次采用了分層設色的繪圖方法,這與以往任何中國地圖都不同。
在具體的繪制過程中,科學性貫穿始終,僅一個地方的位置,往往都要幾經考訂才能確定。以陜西榆林的經度為例,經比較,他們發現法德日三國出版的一百萬分一東亞輿圖與英國人克拉克氏的陜甘調查所得不符;之后又比較了榆林之西的寧夏與其東太原的經緯度,再輔助以平板儀與天文時表,才終于得到了更加精確的刻度。其所取用的圓錐投影雖是模仿英國所制作,但精度卻高于英國四倍。最終,在丁文江等人的努力下,《中華民國新地圖》問世。
作為中國現代地質學的先行者,丁文江以重視實地調查著稱,是公認的中國地質學界“第一個獵人”。他首創地質調研所,并擔任所長多年,還親自前往云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省以及長江三角洲地區開展地礦調查,為精研中國地質、地層、古生物、礦床、地理、人類學采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不到十年,他就把地質調查所建設為中國最早的一所完整的科研所。他在地質調研和學術出版等方面都達到了公認的國際水平,成為中國科學發展史上的驕傲,黃汲清先生將他比作20世紀的“徐霞客”。與他同時代的溫源寧,形象地稱他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ù宋母鶕嘘P資料整理)
評論
已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