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西北地區新一輪找礦突破
“西北地區重點成礦區帶重要礦種找礦方向研討會”召開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近日組織召開“西北地區重點成礦區帶重要礦種找礦方向研討會”。會議旨在進一步明確找礦突破方向,深化重點成礦區帶重要礦種調查評價選區研究,推進西北地區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會上,湯中立院士向與會專家簽名贈書,以《中國礦產地質志·小巖體成(大)礦理論體系》為引導,鼓勵大家向巨型礦床找礦進軍。新疆地礦局教授級高工馮京作了“新疆戰略性礦產資源成礦規律及找礦突破方向”報告。西安地調中心介紹了西北地區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進情況,分別匯報了新疆北部鐵銅鎳鈷金等選區研究、昆侖-阿爾金鐵銅鎳鋰金螢石等選區研究、祁連-秦嶺成礦帶銅金鎳鈷鐵等選區研究等最新進展。
與會專家踴躍發言,圍繞西北地區戰略性礦產找礦突破方向、思路和措施等進行了熱烈討論,并提出了很多意見建議。一是加強西北地區重要成礦帶優勢礦種的研究。繼續在昆侖-阿爾金開拓新區,關注新區域、新層系的找礦新發現,如西昆侖錳、金等,加強東、西昆侖對比研究,主攻礦種為鋰、錳、金、銻、鉛鋅。深化天山、東-西準噶爾地區,主攻銅鎳、鈷、金、鐵等。持續關注已有礦山深邊部新增資源量。跟蹤秦嶺-祁連銅鎳、鈷、金、錳等找礦新進展,關注勉略寧、柞水-山陽、鳳太、小秦嶺等礦集區找礦新發現,其金礦找礦潛力有可能大于膠東地區。以青海茶卡北山鋰礦床為核心,向東沿青海南山至同仁市,可作為重點遠景區。在現有主攻礦種的基礎上,應關注金紅石鈦鐵礦、高純石英、獨立型鈷鎳礦、鉻鐵礦等找礦工作,加強成礦條件、礦化特征的分析研究,并將其列入今后的選區研究中。二是加強預研究,重視資料二次開發利用和信息挖掘。資料收集和預研究是找礦突破的關鍵一步,要充分利用海量地質資料,加強深度挖掘、集成研究和共享服務,為實現找礦突破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加強老區的新認識、新理解,強化成礦理論指導。四是重視基礎地質研究,統籌部署基礎調查區、重點調查區、重點勘查區和重要礦山工作。五是解決政策體制機制上的約束,加強“央-地-企”聯動,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地物化遙等技術方法的有效性研究,針對高海拔深切割地區,綜合運用天空地一體快速找礦技術方法,為找礦突破提供技術支撐。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總工室、資源評價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礦產資源調查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中心、陜西省自然資源廳、新疆地礦局、新疆有色地勘局、新疆地勘基金管理中心、青海省地調院、甘肅省地調院、西北有色地礦集團、長安大學等單位的18位專家參加會議?! 。ㄚw辛敏)
評論
已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