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要求局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上來,切實將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和中國地質調查局工作會議部署落到實處,走好第一方陣、當好“三個表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團結奮斗、勇毅前行。按照局黨組統一部署,本報開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談”欄目,邀請局機關各部室、局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發表署名文章,暢談學習體會、交流工作思路。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確要求“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強調“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2022年10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回信,對做好礦產勘查工作、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和黨的二十大做出的決策部署賦予地質工作新的歷史使命,為油氣地質調查工作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建設科技強國、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作為國家惟一的公益性油氣地質調查專業化隊伍,承擔著油氣領域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勘查工作,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支撐服務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工作中必須走在前、作表率。我們將認真落實自然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關于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各項工作部署,堅持“三性(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四新(新區域、新層系、新類型、新認識)”基本定位,堅持“服務能源安全,服務行業發展,服務政府管理”的工作導向,堅持干字當頭、創新發展,努力將油氣調查中心建設成為油氣調查的野戰軍、科技創新的國家隊、戰略決策的參謀部、權威信息的服務局,用一流成果、一流人才和現代化的業務技術體系踐行時代使命。2023年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服務油氣勘探開發增儲上產。全面落實中國地調局黨組關于油氣調查中心“指導、引領、統籌”的職能定位,全面落實油氣資源調查“三步走”“三級跳”的時間表、路線圖,統籌推進59個重點調查區、35個重點勘查區、12個基礎調查區的油氣地質調查工作。組織實施好羌塘盆地嗩吶湖、塔里木盆地柯坪-阿瓦提、三門峽等中部中小盆地群油氣以及鄂西-渝東二疊系頁巖氣等資源調查評價,力爭取得新發現和新突破,促進形成新的油氣資源勘查接替區,牢牢將能源的飯碗端在自己手里。二是謀劃實施深部煤系氣資源調查科技攻堅戰,開辟油氣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優選塔里木盆地北緣等重點勘查區實施深部煤系氣資源戰略調查,探索形成深部煤系氣壓裂排采技術,初步形成中深部煤系氣綜合評價和勘查開采核心技術,建立煤系氣資源評價技術方法,為查明我國煤系氣資源“家底”和開發利用前景奠定基礎。三是聚力攻關油氣勘探開發關鍵科技問題,提升創新能力。聚焦南方復雜構造區深層頁巖氣、低勘探盆地及盆山結合帶常規油氣、北方新區新層系頁巖油氣、深部煤系氣等領域,充分發揮基礎地質調查優勢,集中攻關盆地演化、富集機理、資源潛力和勘查技術等關鍵問題,加大力度推進重大科技項目申報實施,提升地質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四是不斷深化油氣基礎研究和資源國情調查,摸清資源家底。啟動實施塔里木-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川東褶皺帶地震-地質綜合大剖面,建立盆山構造模型,著力提升重要區域和含油氣盆地認識水平。發揮國情調查核心競爭力,開展塔里木盆地油氣、鄂爾多斯盆地頁巖油、鄂西-渝東二疊系頁巖氣等重點盆地和地區資源潛力評價,掌握資源家底,支撐勘查區劃。五是加快建設油氣發展戰略智庫,服務油氣勘查體制改革和行業發展。加強油氣勘查區塊優選與評價,支撐油氣礦業權出讓,引導企業勘探開發。開展國內外油氣勘探形勢分析,提出油氣調查新方向、新領域,為國家能源轉型及全球油氣資產布局提供政策建議。聚焦資源評價和多能源綜合調查,持續推進塔里木“數字盆地”建設,穩步推進油氣資源數據集成與應用,以信息技術變革推動油氣地質調查工作方式、管理方式與服務方式變革。六是著力提升工程技術創新能力,打造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新支點。聚焦國家儲能儲氣、供氣調峰需求,開展含水層儲氣庫選址評價、CO2地質封存利用研究與關鍵技術攻關,打造具有地調特色的油氣工程技術體系,探索應用服務新模式。七是加快建設現代化油氣調查工作體系,打牢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大力推進以“資源調查評價”為核心的“1+6”業務體系建設,加快人才結構優化和體制機制改革,實現業務-團隊-項目-成果一體構建、一體推進,培養和造就一支素質優良、支撐有力的油氣地質科技人才隊伍。打造符合中心實際的現代化治理體系、科技創新體系、技術裝備體系,逐步優化經濟結構。深化構建“政府主導、公益先行、商業跟進、科技引領、快速突破”的中央-地方-企業協調聯動新機制,與油公司、地勘單位進行深度合作,不斷提升找礦成效。